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国外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发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赵俊杰   摘 要: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国的科技管理和决策机构也有一些变化和发展。本文对当前一些国家的科技管理机构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科技管理机构 科技决策机构   科技体制是国家为推动科技发展及其同经济的结合而确立的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政策法规、运行方式等所实行的管理体制。如同其他体制一样,科技体制也有明确的实体承担者,即国家在科技领域中的管理机构。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调整其科技管理机构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1、领导高层化,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的地位不断提高   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高。近年来,许多国家成立了由国家最高领导挂帅的科技领导体制,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例如,美国在老布什任总统时,把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提到内阁部长级。克林顿上台后,于1994年初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统筹与规划研究开发工作,国家科技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并列,同属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有政策制定职能。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由总统和副总统兼任,其成员也均为内阁部长和局长。决心走“技术立国”之路的日本,早在l959年就在最高层次成立了科学技术会议,首相任主席。它既是一般科学技术政策的最高咨询审议机构,又是国家科技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从2001年1月起,日本取消了原来的科学技术会议,在内阁新设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并赋予它更大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行政“最高司令部”,该会议在总理直接领导下工作。韩国政府1982年以来建立了直接由总统出任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审议机构――科学技术促进扩大会议。1999年元月,韩国政府修改了《科学技术革新特别法》,依据该法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任委员长,委员由政府15个部门的长官和3名民间聘任人士担任,属非常设的、与科技相关的最高政策审议、调整机构。另外,俄罗斯、法国、新加坡、巴西等国家也成立了由国家最高领导挂帅的科技领导机构。   2、强化科技决策咨询机构,注重专家在科技决策中的作用   由于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日益呈现综合化趋势,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日益广泛,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为了避免政府高层独立决策失误造成的风险,一些国家把民主机制引入科技决策过程。许多国家的科技决策班子除了有单纯以政府科技官员为主的科技管理机构外,还纷纷成立由官、产、学、研多方高级权威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科技顾问机构,高度重视决策智囊的作用,使他们为国家制定科技政策或科技规划提出建议。   美国于1993年成立了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由来自企业、大学、非政府组织的18名专家组成,他们以个人身份参与科技决策,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和建议;美国还设有国家科技委员会,由具有重要政治地位的内阁成员和对R&D事务有重要影响的有关部、局的领导人组成,也属于咨询、协调性质的委员会。加拿大总理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是加拿大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之科技政策而设立的总理最高科技决策咨询机构,负责向总理提供有关加拿大国家科学技术的目标与政策及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它的10名成员由来自加拿大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著名科学家、企业家组成,所有成员均由总理任命。2001年,日本取消了原来的科学技术会议,在内阁新设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并赋予它更大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行政“最高司令部”。它既是首相的咨询机构,也是科技政策最高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由15人组成,首相兼任会议主席,必要时另设一名主管大臣,其余成员都是来自国立研究机构、大学及企业界在某一领域有真知灼见的权威专家和学者。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CST)是英国政府在重大科技问题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由来自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不同专业背景的知名人士和政府的首席科学家组成;德国也于2001年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创新咨询委员会。另外,韩国的科学技术谘问会议、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澳大利亚的总理科学理事会(PMSEC)、澳大利亚科学技术工程委员会(ASTEC)、法国的战略决策委员会、印度的内阁科学顾问委员会、荷兰科学技术政策咨询委员会都是政府的最高科技咨询机构,主要由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组成。这些国家的最高领导授权于以科技专家为主的科技管理与咨询机构,使科技管理越来越走上专业化的轨道,国家科技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更加符合科技发展的规律。   另外,一些国家还鼓励民众对国家的科技决策献计献策。韩国从1982年开始,建立由总统任主席,官、产、研各界代表参加的科技振兴扩大会议制度,1988年以后,科技振兴扩大会议以民间为主导,让民众更广泛地参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事务。德国在2001年成立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同时,还组织广泛开展研究对话活动,涉及当前与全社会息息相关的紧要问题,对话活动邀请2000多人参加,积极地为规划全社会的未来献计献策。此外,许多西方国家在制定重大科技决策时,也都通过一定的程序,征求社会各界提案,吸收产、学、研多方意见,有的甚至提交国会审议。   3、强调教育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则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与人才的竞争。但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都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所需的人才,加强教育与科技的结合,避免科学技术和教育相脱离的普遍性弊端,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今科技与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具体体现在很多国家将主管教育的部门与主管科技的部门合并起来,成立教育、科技合二为一的主管部门。如,日本从2001年1月起,将原主管教育和文化、体育的文部省与主管科技的科学技术厅合并,成立了文部科学省,全面负责教育和科技工作;德国在1994年将联邦研究技术部(BMFT)与教育科学部(BMFBF)合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部,1998年更名为教育研究部,集教育和科研于一身;澳大利亚为实施2001年初霍华德总理提出的创新行动计划,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在大选中再次获胜后宣布,将有关科学政策和计划(包括联邦科工组织)的职能从原工业、科学和资源部划至原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成立教育、科学和培训部;葡萄牙也于2002年撤销了科学技术部,重新组建了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加强科学与教育的结合。另外,意大利的大学及科研部(MURST)、芬兰的教育科学部、荷兰的教育文化与科学部、奥地利联邦教育科学和文化部、冰岛教育科学与文化部都是即主管教育又主管科技的部门。   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在这个意义上,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我国科技和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这与我国的历史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在人才培养上,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使人才的培养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我国在新世纪成为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4、促进科技与工业的结合   科学技术和教育都是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使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工业、企业界与科技界的紧密配合,有一些国家设立工业科技部。   加拿大政府为了促进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商品化,保证高技术与有竞争力的工业能有效地结合,加强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支持,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于1988年2月将原来的科技国务部与地区工业发展部合并组成加拿大工业科技部。该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工业政策和科技发展政策,研究和处理二者的联系,并为科研单位提供财政资助和市场与技术信息服务。俄罗斯的工业和科技部为俄罗斯负责设计规划中央政府科技政策,确认国家研究发展优先领域,并协调整合国家研发资源等。2001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总统令,对俄联邦政府机构进行调整,特别提出,工业和科技部长要由副总理兼任。这表明俄罗斯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更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来推动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总之,各国所采用的科技体制和科技管理机构,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决定的,并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机构和职能,以使科技决策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更好地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促使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管理机构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后制定科技政策,科学地管理国家的科技事务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