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猪价下跌 养殖户心态平和
  据监测,自去年11月中旬起皖浙边界的猪肉价格开始下跌,如近期绩溪县的肉价每公斤由18元跌至16元,跌幅为12.5%,生猪价格也从每公斤9.4-9.6元跌至8.4-8.6元,跌幅为10.5%。生猪和猪肉价格的下跌对农民来说本应是件坏事,但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农民对此却反应平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一,降价有因可循。这次生猪和猪肉价格尽管在短期内出现了相对较大的降幅,但这种下降的幅度并不像以往那样大起大落,是市场价格的正常调节。据分析,这次生猪和猪肉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丰收后的秋粮大量上市,饲料价格季节性回归拉动猪价下降;另一方面是前期补栏的生猪出栏后填补了市场缺口,使生猪的存栏量明显增加,猪肉供应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宰杀年猪的旺季将到,一些农民为了赶在年猪宰杀之前把现有存栏的生猪卖出去,多得一点现钱,也自发地下调了生猪出售价格。而这样的价格调整农民心里有数,所以他们对此也就没有过多的担忧了。   其二,双方都能得益。这些年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生活在中低水平线以下的人口还占绝大多数,在这一群体中,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安排实际上还是处于“算着花”的阶段,猪肉尽管是这一群体平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但也并不是像食盐那样惟一不可取代的,身上有钱,价格合理多买,身上钱少,价格偏高少买,这也是他们上菜市场买肉时给自己定的一个基本准则。前几个月的猪肉高价位时,不少消费者平时就很少往肉摊上走。近来,每公斤猪肉下降了两块钱,尽管降幅不是很大,但对消费者来说,至少可起到一种心理调节的作用,花钱买肉者增多,在绩溪县的农贸市场,笔者发现,肉价下调以来,每天猪肉的供应量比以前约增加了20%以上。肉价再高,消费者买不起,猪肉卖不出去,也赚不到钱,合理的价格,消费者买得起,农民养了猪就能卖,猪肉市场消费量的增加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养猪产业的发展。更何况在猪肉市场消费量的增长幅度超过肉价下降幅度的情况下,农民养猪的整体收入实际上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也是农民对这次猪肉价格下降心理平和的另一个原因。   养殖户心态的平和也反映出他们的心地善良和出于对政府、对市场的信任。这是笔者在下乡走访一些养猪农户时,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所感受到的。不少养猪农户都认为,前些日子的猪肉价格确实是高了一点。他们说,有钱老板可以不去管他,但城里有些失业人员比我们农民还苦,前些日子的高价肉他们是吃不起的,适当地降点价,让他们多少也能买点肉尝尝鲜,这也是我们的本意。一位姓许的农户告诉笔者,去年9月份,他家出栏了一头150多公斤的毛猪,卖了1400多块钱,最近,他家又卖了一头重量差不多的毛猪,得了不到1300块钱,尽管前后相差100多块钱,但他仍然觉得心里很平衡。他说:“以往的猪肉价格跟蚕茧一样,往返折腾个不停,今天一公斤毛猪8块多,过不多久就变成了3块多,这样的折腾实在让人受不了。现在毛猪和猪肉价格虽然比最高价时降了一点,但价格还是挺高的,养猪还是挺合算”。一位姓胡的农民养了一头母猪,他告诉笔者一个预测猪肉价格行情的秘招:“猪肉是否要大掉价,关键要看猪苗价格是不是要大落,前些年,肉价最高时,一头猪苗要卖150块钱,低时,猪苗送给人家也不要,不少人在无奈之下,只得把猪苗丢到山上让它当野猪。现在虽然猪肉价格下来了一点,但每只猪苗的价格还可卖100来块钱,跟猪肉降价前基本没什么两样。从这个方面看,猪肉价格一时不会再跌,加上中央对农村政策的稳定,猪肉价格更应该不会有大的起落。” (作者:许道宝;毅军;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