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女性诺贝尔奖”无缘中国
本报记者游雪晴 毛文波
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正式宣布了“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2005年度获奖名单,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晚会。我国女科学家在连续两年获奖之后,今年没有人入围。“应该说,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的水平与国际上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该奖项的中国评委、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博士在颁奖前对记者谈到了她的担忧:“如果我国的基础研究现状不能得到改变,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无法再次问鼎这个奖项!”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奖励科学女性的项目,“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每年授予5位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女性。2005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评选以材料科学领域为重心,获奖者为突尼斯的佐赫拉•本拉克达尔教授、日本的米泽富美子教授、法国的多米尼克•朗之万教授、巴西的贝利塔•科勒教授和美国的米丽娅姆•撒拉吉珂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和欧莱雅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欧文中先生为获奖者颁奖。
虽然“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素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但与以注重突破性科研单项奖的“诺贝尔奖”不同,这个奖项更侧重于对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的评价,因此一个科学家的长期持续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缺少持续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评选过程中,无论在论文的发表数量上,还是引用率上,都与其他参评人员有较大差距。”韦钰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她自己的一些观点。
作为唯一的中国评委,这是韦钰她第二次参与“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评奖过程。对于今年的评奖结果,她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现状。“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今年我们是否有人获奖,我真正担心的是我国这种浮躁的科研风气不能改变,科学家无法沉下心来专注于科研本身,努力作出一些真正有影响的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与国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韦钰谈到了她的担忧:“获奖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这种横向比较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的位置,避免自说自话。国际评奖还是要靠硬的成绩说话。”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诞生于1999年,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共同设立“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世界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覆盖全球5大洲。迄今为止已有来自二十个国家的三十六名科学家问鼎“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方华和叶玉如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获此殊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世界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则用于鼓励年轻的女科学家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并帮助加强女性在科研领域中的作用。(本报巴黎3月3日电)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