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委员热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刘恕 李丽云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听后备受鼓舞。”科技界委员们在听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们特别强调,总理报告中关于科技的论述,更让他们兴奋不已。
记者看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委员手里的政府工作报告已仔细标注过,有关科技的内容都被圈圈点点。“内容高度概括,没有具体提到哪个科技项目,但是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国家创新能力和基层科技都提到了,这说明国家对于科技发展的把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邬贺铨边翻看边说着。
“引人瞩目的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分量很重。”作为《纲要》起草组的成员,他参加了《纲要》制定的整个过程。“温家宝总理用6个半天听取了14个专题。”邬贺铨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纲要》制定工作的高度重视。“从2003年6月开始,来自各方面的20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论证科技战略问题,用科技破解我国的资源、能源以及卫生健康等重大社会问题,这与新一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吻合的。”
“你看,报告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他翻到报告的第15页说,高技术和信息化连在一起,符合国家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他接着往上指并一字一顿地念着:“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他说,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中科院院士董韫美委员说,在以前的工作报告中科技方面关注的多是科技投入,而今年的报告强调的是建设科技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这说明政府更注重科技发展的质量。
“今年将对农业科技增加投入,这正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王惠通委员认为,总理报告体现出中央对科技的高度重视。过去在农业问题上很少涉及科技,今年报告用一段的篇幅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王惠通说,国家虽然对农业采取了减负政策,但要想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最根本的要靠农业科技创新。
“总理报告中的科技内容很重要,每一句话让科技人员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戚发轫委员说,他对于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几句话一直铭记在心,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还不是很多,所以要加强创新。“要创新,就要给人才宽松的实践环境,让他集中精力做点儿事。”
穆京祥委员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字里行间处处都能读到科技。“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科技人员要做的工作很多。”
“前不久,我到国外开会,主持会议的欧盟某杂志的人介绍我时,说我是来自中国???世界第三科技大国,这充分说明了国际上对我国科技能力的提升所给予的肯定。”中科院院士陈佳洱委员说,我国的基础科学在这几年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增长率达20%%以上,别的国家同行都很羡慕。
陈佳洱说,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最能出成果和人才,这一点非常有远见和前瞻性。今后,我们科技界要奋发努力,把基础研究搞上去,要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让中国真正从科技大国变成科技强国。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