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土地供需矛盾咋化解
  记者 张哲浩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一方面是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土地使用方式粗放,资源浪费惊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如何实现科学、均衡发展?辽宁省盘锦市政协副主席刘洪滨委员通过调研后今天给出药方:用“四个转变”可以化解。   一是各类开发区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土地使用方式上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推进节约和科学用地,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大力盘活存量土地。   二是耕地保护要从保护面积向保护粮食作物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转变。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在耕地减少的同时,我国粮食作物面积正在大量减少。近年来,年均下降0.3%,是耕地下降速度的10倍。如按此趋势下降,2030年粮食作物面积大致比现在减少22%,对粮食安全影响非常大。所以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尤其要保护粮食作物面积,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是征地要从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向货币补偿和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方式转变。现在,我国已拥有2000万失地农民,而且每年还以200余万的数字在增加,按照本世纪中叶城市化水平达到65%结果推算,失地农民将要困扰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所以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政府当前工作重点。   四是实现地方政府从经营土地向宏观调控土地转变。地方政府大量圈占土地,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利益驱动。以低地价招商引资,可以迅速增加当地GDP和地方税收;低价征地,高价出让,政府赚取高额出让金,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国家应适时出台相关政策,使地方摆脱这种利益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