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儿已经免费培训近两个月了,再有十几天就能进城当工人了。技术学到手,不愁没活干,在大连、广州等省外的电子元件厂、大服装厂等民办企业每月能挣上千元呢!”近日,在肇东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学习的洪河乡共和村王海艳高兴地说。眼下,像王海艳这样,通过劳动、农业、畜牧、工会、人事、扶贫等部门以及社会中介介绍,外出务工农民逐年增加。
近年来,黑龙江肇东市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积极实施订单培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开办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站,并把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曙光电子技校、水利技校等多家硬件实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技术特点鲜明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基地,具体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每学期学员结业时,该市组织有关人员对培训学员进行技能考试,确保学员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开展引导性培训,聘请律师讲授农民进城务工有关法律法规、生活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为提高培训转移就业率,积极推行培训就业一体化,帮助培训机构搞好校企对接,先后多次组织培训基地参加市劳动力转移培训供需洽谈会,多次赴辽宁、江苏、广东等地企业考察。目前,肇东市已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动力输出关系,拓宽了农民就业的空间。
采用“订单培训”模式,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学员送到用人单位,减少了流动的盲目性,降低了农民外出成本。受过培训的农民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比未接受培训的人员普遍高出3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