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经济还能“牛”多久
近两年来,由牛奶生产、加工、销售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让人争论不休。如今,随便走进一家超市,你就会发现货架上陈列着的牛奶制品不止三五个品牌,这些牛奶制品几乎是天天搞促销、周周有活动。透过频频发生的价格大战,人们不禁要问:这牛奶经济到底还能“牛”多久?
统计资料显示,全球人均奶类的消费量为93公斤,而我国人均奶类的消费量为10公斤。于是,很多人断言,我国的牛奶需求潜力巨大,不少中小型企业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纷纷上马的。业内权威人士指出:账绝对不能这么算!因为我国的牛奶消费主要集中在有着两亿人口的大中城市,而城市里这两亿人也不是人人都爱喝牛奶。据此算来,我国实际牛奶消费群体的人均牛奶消费量已经相当高了,市场需求也就不像搞统计资料估算的那么有潜力。
现在,我国的牛奶制品市场已经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场面,国内外的知名品牌随处可见。更有不少企业不管有没有条件都挤身乳业,产品多了卖不出去就降价销售,造成一些品牌牛奶也不得不加入到降价竞争中来。笔者在一居民区便利店中发现,某品牌袋装220ml的纯牛奶仅卖1.2元,而店中一瓶矿泉水还卖到1.5元。牛奶比矿泉水还便宜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一些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很便宜的设备,随便寻找奶源,也没有任何正规的检验设施,产品质量根本无从保证。更有一些企业用还原奶冒充纯鲜奶,表面上是降价,实际上是欺骗消费者。
牛奶经济发展到今天,整个乳品行业出现了多极纷争的局面:一部分乳品企业形成了自己的营销风格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一部分企业在苦苦支撑,骑“牛”难下,为了收回投资而作最后的努力;一部分企业正在奋力跻身这个行业,企图在这里赚上一把……另外,从一些国际乳品集团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乳业新兴消费地区拓展市场的经验来看,中国将可能成为他们的大市场。
牛奶经济到底能“牛”多久?这取决于国内牛奶消费能力的增长速度。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应重点开发和培育中小城市和农村这块潜在的市场。另外,乳品行业的强强联合也势在必行。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解决奶源问题,而且还能形成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和迫在眉睫的国际压力。当我国的农村牛奶消费市场启动起来时,我们的牛奶经济也就能真正地“牛”起来了。
(朱庆红)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3-12-31)